ENGLISH | WEBSITE | BBS
生 育 健 康
保 健 知 识
药 用 常 识
 
 
 
  您的位置在 >> 公司首页 >> 健康园地 >>

正常产褥

 

 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从胎盘娩出至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时期,称为产褥期,一般规定为6周。

1.产褥期母体变化

1)生殖系统的变化

    子宫在产褥期变化最大。胎盘娩出后的子宫,逐渐恢复至未孕状态的过程,称为子宫复旧。

    子宫体

    子宫体肌纤维缩复   于产后1周子宫缩小至约妊娠12周大小,在耻骨联合上方可扪及。于产后10日,子宫降至骨盆腔内。产后6周,子宫恢复到正常非孕期大小。子宫重量也逐渐减少,分娩结束时约为1000g,产后1周时约为500g,产后2周时约为300g,直至产后6周时约为50 g,接近非孕期子宫大小。

    子宫内膜的再生   整个子宫的新生内膜缓慢修复,约于产后第3周,除胎盘附着处外,子宫腔表面均由新生的内膜修复。胎盘附着处全部修复需至产后6周时。

子宫颈   于产后2~3日,子宫口仍可通过2指。于产后1周,子宫颈外形及子宫颈内口恢复至未孕状态,产后4周时子宫颈完全恢复至正常形态,分娩时宫颈发生轻度裂伤,多在子宫颈3点及9点处,使初产妇的子宫颈外口由产前的O形(未产型),变为产后的“一”字型横裂(已产型)。

阴道及外阴    约在产后3周重新出现粘膜皱襞,但阴道于产褥期结束时尚不能完全恢复至未孕时的状态。分娩后的外阴轻度水肿,于产后2~3日内自行消退。会阴部若有轻度撕裂,或会阴切口缝合后,均能在3~5日内愈合。处女膜在分娩时撕裂形成残缺不全的痕迹,称为处女膜痕。

盆底组织    若能于产褥期坚持作产后健身操,盆底肌有可能恢复至接近未孕状态。

2)乳房的变化

    乳房的主要变化是泌乳。随着胎盘剥离排出,产妇血中的胎盘生乳素、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胎盘生乳素在6小时内消失,孕激素在几日后下降,雌激素则在产后5~6日内下降至基线。产后呈低雌徽素、高泌乳激素水平,乳汁开始分泌。

    初乳中含蛋白质较成熟乳多,尤其是分泌型IgA。脂肪和乳糖含量较成熟乳少,极易消化,是新生儿早期理想的天然食物。产后7~14日所分泌的乳计为过渡乳,含蛋白质量逐渐减少,脂肪和乳糖含量逐渐增加。产后14日以后所分泌的乳汁为成熟乳,呈白色。初乳及成熟乳中,均含有大量免疫抗体,如分泌型IgA。

3)其他系统的变化

    血液及循环系统的变化   产妇早期血液仍处于高凝状态,有利于胎盘剥离创面能迅速形成血栓,减少产后出血量。纤维蛋白原、凝血活酶、凝血酶原于产后2~3周内降至正常。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值逐渐增多。白细胞总数于产褥早期仍较高,中性粒细胞增多,淋巴细胞数减少。血小板数增多。红细胞沉降率于产后3~4周降至正常。    

    消化系统的变化   产后胃肠肌张力及蠕动力减弱,约需2周恢复。产褥期容易发生便秘。 

    泌尿系统的变化   于妊娠期体内滞留的多量水分,需在产褥早期主要经肾排出,故产后最初数日的尿量增多。肾孟及输尿管生理性扩张,需4~6周恢复正常。在分娩过程中,膀胱受压致使粘膜水肿充血及肌张力降低,以及会阴伤口疼痛、不习惯卧床排尿等原因,容易发生尿潴留。

    内分泌系统的变化   哺乳产妇垂体催乳激素于产后数日降至60μg/L,吸吮乳计时此值增高;不哺乳产妇则降至20μg/L。不哺乳产妇通常在产后6~10周月经复潮,平均在产后10周左右恢复排卵。有的在哺乳期月经一直不来潮,平均在产后4~6个月恢复排卵。

 

2.产褥期临床表现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产后的体温多数在正常范围内,最初24小时内略升高,一般不超过38℃。产后的脉搏略慢,每分钟60~70次,1周后恢复正常。产后呼吸14~16次/分。产后血压平稳。

子宫复旧

产后第1日因宫颈外口升至坐骨棘水平,致使宫底稍上升平脐,以后每日下降1~2cm,至产后10日子宫降至骨盆腔内。

产后宫缩痛

 在产褥早期因宫缩引起下腹的阵发性剧烈疼痛,称为产后宫缩痛。于产后1~2日出现,持续2~3日自然消失,多见于经产妇。

恶露

产后随子宫蜕膜(特别是胎盘附着处蜕膜)的脱落,含有血液、坏死蜕膜组织经阴道排出,称为恶露。

Ÿ 血性恶露   含大量血液,量多,有时有小血块,有少量胎膜及坏死蜕膜组织。

Ÿ 浆液恶露   含少量血液,有较多量的坏死蜕膜组织、子宫颈粘液、阴道排液,且有细菌。

Ÿ 白色恶露   含大量白细胞、坏死蜕膜组织、表皮细胞及细菌等。

正常恶露持续4~6周,总量约500ml。血性恶露持续3日,逐渐转为浆液恶露,约2周后变为白色恶露,约持续2~3周干净。若子宫复旧不全或宫腔内残留胎盘、多量胎膜,或合并感染时,恶露量增多,持续时间长并有臭味。

 

     3.产褥期处理及保健

(1)   产褥期处理

产后2小时内的处理   产后2小时内极易发生严重并发症,故应在产房严密观察产妇。

产后1小时   可让产妇进流食或清淡半流食,以后可进普通饮食。

小便与大便   应鼓励产妇尽早自解小便,产后4小时即应让产妇排尿。应预防产后便秘。

观察子宫复旧及恶露   每日应在同一时间排尿后手测宫底高度,以了解子宫逐日复旧过程。每日应观察恶露数量、颜色及气味。若子宫复旧不全,恶露增多、色红且持续时间延长,应给予子宫收缩剂。

会阴处理   擦洗外阴,每日2~3次。

乳房护理   推荐母乳喂养,正确指导哺乳。哺乳期以10个月至1年为宜。

产妇因病不能哺乳,应尽早退奶。其方法有:大剂量雌激素抑制垂体催乳激素的分泌而退奶,但必须在分娩后24小时内尽早开始用,常用己烯雌酚5mg,每日3次,连服3日,或苯甲酸雌二醇4mg,肌注,每日1次,连用3日;生麦芽60~90g,水煎当茶饮,每日1剂,连服3~5日;溴隐亭2.5mg,每日2次,早晚与食物共服,连用14日。皲裂严重者应停止哺乳。

(2)   产褥期保健

适当活动及做产后健身操   经阴道自然分娩的产妇,应于产后6~12小时内起床稍活动,于产后第2日可在室内随意走动。行会阴侧切或行剖宫产的产妇,可推迟至产后第3日起床稍活动,待拆线后也应做产后健身操。产后健身操应包括能增强腹肌张力的抬腿、仰卧起坐动作和能锻炼骨盆底肌及筋膜的缩肛动作。产后2周时开始作胸膝卧位,以预防或纠正子宫后倾。

    计划生育指导   产褥期内禁忌性交。于产后42日起应采取避孕措施,原则是哺乳者以工具避孕为宜,不哺乳者可选用药物避孕。

    产后检查   包括产后访视和产后健康检查。产后访视至少3次,第一次在产妇出院后3日内,第二次在产后14日,第三次在产后28日,产妇应于产后42日去医院做产后健康检查。